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山水怡情

登东皋以舒啸,临清流而赋诗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山水怡情作品析评:  

2017-03-03 22:05:02|  分类: 散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山水怡情作品析评:

 

七律·答友人

竹篱萝薜掩柴门,小隐田园绿水村。

花自随风追蝶梦,人曾踏雪觅梅魂。

任由箫剑因尘没,且就诗书和酒吞。

淡看青山牵夕照,云烟一缕月留痕。

 

答友人,即是针对友人的关切给予回应以明心迹。这首诗通篇对于友人之所“问”未置一词,只是通过浓重的景色渲染,来向友人诚挚致答。从诗的画面中我们能够领会到诗人将什么样的情怀寄托?他试图向友人传达怎样的岁月音尘?我们且来逐层剖析一探本真。

起联“竹篱萝薜掩柴门,小隐田园绿水村。”从外观阐述环境的概况,寓繁于简,竹篱萝薜,水村山郭,给读者展现出一方幽僻田园,审美效果十分雅致;小隐一词,除了要在“小隐隐于野”的传统趣致上生根,更有远离尘世喧嚣、静守心灵净土的主观诉求,词语凝练心神闲逸。

接下来“花自随风追蝶梦,人曾踏雪觅梅魂。”随风追蝶乃夏之景,踏雪觅梅为冬之态,格式上对举工稳,时序上更迭回旋,这里诗人是以回顾的手法陈述“小隐”以来一段美好时光,村中四时趣味良多。绘景烘情,于此景中诗人明确无误地告知了友人,自己对于当下的处境或者说这个抉择颇觉泰然,这也是精神境界的自觉追求,巧妙之处就在于叙事与抒情同时借由一幅画境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。

颈联“任由箫剑因尘没,且就诗书和酒吞。”此联以箫剑和诗书来借喻世俗和情趣,前为虚拟后为实相,字面的意思,红尘烦扰,我又何必耿耿,倒不如诗书伴酒,自得其乐;一个任由,一个且就,于一份洒脱中昭示一份颖悟:知昨非而今是,得返璞以归真。答友人“答”到这种境地,不仅是告慰,更有一份共勉,传情达意甚见用心良苦。

最后来看尾联“淡看青山牵夕照,云烟一缕月留痕。”青山牵夕阳,云烟留月痕,以静写动,动静相衬,皆不脱桑榆晚景的平和之气,恬淡之暇,以这样的景象收束全篇,艺术效果固是前后浑然一体,而诗人之“答”更是在云淡风轻中剔透圆融:一切“无争”,一切美好的事物必将长留天地之间。

全诗无自铸生僻之词,化用贴切灵活,景情自然融汇,其境幽雅和谐,形象丰满,高标自显,至于友人究竟提到了哪些关切,还有道明的必要吗?

 

七律·夏日草堂

门前绿柳映池塘,碧草茵茵白鹭藏。

明镜一泓新月淡,青山四面野花香。

闲随蛙鼓轻垂钓,静听蝉箫漫举觞。

身寄草堂无夏气,江湖虫鹤两皆忘。

 

这首七律描绘夏日草堂的景色,展现夏日草堂襟山带水的自然风光,表现夏日草堂那种静谧安适的气氛,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快意心情,除了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快慰,也对山川灵气给予了足堪敬畏的赞颂。

来读起句“门前绿柳映池塘,碧草茵茵白鹭藏。”绿柳映池塘、碧草白鹭藏,画面展开,状写生动,自然地将客观的景象注入主观的情感色彩。门前,是立足点,点明是居处所在而非旷野之地,色彩参差,悦目怡神,此景此境自是先声夺人,谁人能不陶醉?

接着看颔联“明镜一泓新月淡,青山四面野花香。”极目远望,这份清冽纯净的闲雅在周遭漫溢开来,以明镜喻池水,可见池水澄澈平静。新月淡、野花香,视觉与嗅觉的本身似乎也已化为天地之间一股荡漾的流体,渲染诗人纵目骋怀中的那份惬意与充实感,将这种情绪传达给读者,自然会引发共鸣,其乐倍增。

再来读“闲随蛙鼓轻垂钓,静听蝉箫漫举觞。”一闲一静,彼此呼应,闲非无所事,随蛙鼓垂钓,静非无所闻,听蝉箫举觞,这一切,画面感凸显;在内容层递上则是由状景转入具体的人事活动描写,进一步营造夏日草堂清而不虚、闲而有致的宜居气氛。蛙鼓和蝉箫,拟写精确活灵活现,给读者以如梦似幻的遐思空间。这联的写作手法很成功,以丰富的想象开拓意境,以灵动的笔触定格瞬息,充满了趣味。

看尾句“身寄草堂无夏气,江湖虫鹤两皆忘。”总括所有的情与景归结到草堂,诗人置身其间,饱览田园湖光山色之静美,心旷神怡。“无夏气”,是说沉浸在美景中的心态是清凉无燥的;“江湖虫鹤”,喻指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,诗人用以指明,心灵倘能归依真山真水,便足以达到宠辱不惊、物我相忘的境界。至此,这首诗的主旨明朗清晰,俨然是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优雅的和声。

全诗构架严谨,脉络贯畅,衔转自然,对仗精工,意境清新怡人,笔法跳脱出新,与一般咏田园的诗作同中见异,堪称田园诗中的佳作。

 

七律·桃源居

已倦江湖带梦归,桃源深处鹤高飞。

杯中岁月清清影,眼底山川淡淡晖。

不问涛声惊远岸,自然花气到柴扉。

 为防风雨来天外,雾作轻纱护四围。

 

这是一首把田园风光与诗者衷曲情怀熔铸于一体的写意之作。在山水怡情诗兄大量的讴歌田园生活的抒情诗中,这首诗线条勾勒完美和谐,画面参差灵动,情怀抒发含蓄隽永,诗思飘飏出尘,令人为之眼亮。

从首联读起,“已倦江湖带梦归,桃源深处鹤高飞。”退居桃源所为何因?是倦了奔走江湖,欲远离世俗的喧杂,静享一份安闲。桃源深处有鹤飞,人意欲与鹤同飞,既是对从前追求“物欲江湖”的自省,也是对现在选择“世外桃源”的笃定。“带梦归”三字极富潜台词,有鸿图未展的憾恨,有天心难测的嗟叹,有不足与外人道的种种心曲。

来看颔联“杯中岁月清清影,眼底山川淡淡晖。”紧承上联,所有的“梦”该醒则醒该弃则弃。简洁的笔触,点染着诗人此刻闲逸的心境,岁月倏忽也罢,山川永固也罢,都必须看清看淡,完全无须自扰,只有自己才是生活的主宰。以象征的手法寄托理趣,凸显出诗人胸臆眼界极为开张,也是诗人特定情感真实的写照。

第三联“不问涛声惊远岸,自然花气到柴扉。”此涛声非彼涛声,意指世间纷扰,远岸,指时间上的昨昔与现实中的他处,表达了诗人淡看尘事的繁复与对归田生活的欢欣,柴扉,强化了身心归复大自然、安贫乐道的祥和之境,笔工意至,素淡与向往交映成趣。

再读结联“为防风雨来天外,雾作轻纱护四围。”字面释义是一层雾做的轻纱,拦住了天外的风雨。内蕴的深意,则是指这种宁静的田园生活弥足珍贵,希望不要被外界任何事情所搅扰,也不要被内心深处的余波所倾覆,既是祈祷,也是一种自我警示。这些潜在的“不平”,皆发端于首联的“梦”字,就艺术手法来说,表意委婉多元,而贯彻主旨毫不移易坚决强韧,只有这种具有“主心骨”的作品才能称得上好诗。

纵观全诗,行文流畅,用语质朴,意境高远,澹荡磊落,首尾响应,结构精微,诗人对人生观和自然观进行了一次诚恳的诠释,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,人们必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。诗句的字里行间,既弥漫着悠悠的追怀,更散发出浅浅的释然,这才是真实多面的人性,也是这首诗最为温热的感人之处。

 

九州诗社社长:蔡正辉

二0一七年三月三日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433)| 评论(19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